欢迎光临中国莲藕网!
注册 登录

老王的“致富经”

   日期:2017-04-02     浏览:594    
核心提示:图为上园镇现代化养猪猪舍 今天晚上降温,多烧点儿煤,把猪舍烧热乎了。 一会把猪圈的粪扫一下,太脏了,猪容易生病顺着这个声音望去,看到了一个皮肤略黑、中等个子、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老人,看到记者后,他笑着走了过来……记者知道,这位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养猪能人—— 老王&rdqu

图为上园镇现代化养猪猪舍


 

“今天晚上降温,多烧点儿煤,把猪舍烧热乎了。”

“一会把猪圈的粪扫一下,太脏了,猪容易生病”

顺着这个声音望去,看到了一个皮肤略黑、中等个子、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老人,看到记者后,他笑着走了过来……记者知道,这位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养猪能人——“老王”。

说起“老王”,其实是附近村民对他的称呼,他叫王宪海,已经65岁了,原来是龙城区动监所所长,退休后,在家闲不住的他也想靠着自己的“手艺”做一番“大事”,搞点养殖业,还自己给动物看病,省去了雇人的成本。退休后,在家养过土鸡,后因风险大,不挣钱等原因,卖掉了手里剩余的鸡。又经过多方考察,在上园镇开始了他的养猪事业。

而现在,站在养猪场里,看着一栋栋的高大猪舍,放眼望去,干净洁净的地面,宽敞明亮的猪舍,猪仔在圈里无忧无虑的跑着,很难想象猪舍都变得这么“豪华”了。

说起猪舍,老王打开了话匣子,讲述了猪舍的建造经过。2013年,当地政府帮他选好猪舍的地址,进行了“三通一平”(即:通水,通电,通路,场平),并打了一眼大口水井。之后,老王建造了2栋猪舍,为了保证室内温度恒定,对猪舍内全部铺设地热,夏天采用水帘的降温方式。除此之外,还修建了除粪设施、蓄粪池、消毒室等基础设施,经过几个月的忙碌,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北票市上园镇多生元生猪养殖场落地建成。

在养殖前,与温氏养猪签订了收购协议,当猪达到一定重量后,就可以出栏,卖给温氏养猪。由于刚养殖,没有实际养殖经验,只养了900多头。自从养猪以后,在老王的生活里就没有了假日、没有了年节,一年365天几乎都是在养殖场度过。几乎每天都是半夜睡觉,凌晨四点多起床,去检查猪的健康状况以及猪舍的温度,然后和工人们一起给猪配料、拌料等等,等这一切都忙完,需要三四个小时呢,就是这样的作息时间,他一干就是四年多,也终于让养殖的规模逐渐扩大。

“就是这么细心,有一次还是把我吓坏了,将近上百头的猪发烧,不吃食,我就整天的在猪圈里待了四天,观察它们的病情,给他们配药,终于给它们治好了。”老王心有余悸地说道

       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,老王将猪舍扩建成了5栋,每栋可养殖生猪500余头,现在共养殖2000多头猪了。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,难题又来了,这么多的猪粪、废水怎么处理呢,污染实在是太严重了。

为了增加废物再利用率,降低环境污染,耗资50余万元修建了三级沉淀池。使排出的污水经过三次处理、沉淀,达到了循环再利用。让污水变成了清水,给附近的农户灌溉农田;而废渣转换成了生物肥料,以3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被附近的大棚和蔬菜保护地订购,即降低了污染,又增加了收入。

看着猪舍里的肥猪,记者心里产生了疑惑,又是喂料,又是除粪,需要雇佣多少工人才能忙过来啊!老王笑着说:“咱们这给猪喂料、除粪都是全自动的,别看养这么多猪,七八个人就足够了。而且这猪4个多月就能出栏,一头就能挣100多呢!”

现在的上园镇,在他的带动下,大大小小的养猪户达到了400多户,也有很多刚养猪的新手亲自上门向他“取经”,他总是毫无保留的将经验告诉他们,有时还亲自上门帮他们指点养殖的方法、技巧,帮他们检查猪的病情等等,带领着大家共同致富。

当人问起“老王”的致富经验时,他笑着说:“无论做人还是做事,我都遵循了一个原则——做人要善良,不能自私,别人有难处,要真心的帮助。”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政策

推荐图文
推荐政策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