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中国莲藕网!
注册 登录

下岗职工变身“兔大王” 要带乡亲走上致富路

   日期:2015-08-05     浏览:675    
核心提示:在陕西商洛,下岗职工黄小兵和同样下岗的李添军、谷金波,花费五年时间成功蜕变成为当地的 兔大王,他们的企业也在2015年,被评为当地科技示范户和就业创业示范基地。如今,梦想初步实现的他们,再次开始了新的五年计划,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,在当地实现兔肉深加工,并通过孵化的方式,助农致富。 黄小兵和李添军曾是商洛硫酸厂的职工,谷金波是商洛印刷厂的下岗职工,3人是很要好的朋友。

  在陕西商洛,下岗职工黄小兵和同样下岗的李添军、谷金波,花费五年时间成功蜕变成为当地的“兔大王”,他们的企业也在2015年,被评为当地科技示范户和就业创业示范基地。如今,梦想初步实现的他们,再次开始了新的五年计划,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,在当地实现兔肉深加工,并通过孵化的方式,助农致富。

 

  黄小兵和李添军曾是商洛硫酸厂的职工,谷金波是商洛印刷厂的下岗职工,3人是很要好的朋友。黄小兵是商州区东沟杏树园村人,2012年底,他建议利用村上资源发展农业项目,3人商量后一致同意搞养殖。在详细的市场调查后,他们决定筹建养兔场。

 

  2013年10月,3人筹资200多万元,在杏树园村二组废弃的小学旧址上,成立了养殖公司,满怀信心地购进了300多只种兔。然而,由于请的技术员养殖技术欠缺,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安家不到一周后,就陆续死亡,无一幸存,刚起步就损失了17万元。痛定思痛,他们下决心自己去学习养兔技术。通过扎实的学习,目前3人都掌握了饲养技术要领,并进行了明确分工。

 

  从300只兔子的失败,到如今占地近40亩的养殖场,种兔近3000只,年产20余万只肉兔,采取人工授精,喂食、喂水、清粪操作都是自动化,目前3人已是乡亲们眼里的“兔大王”,而他们的饲养方式也成为当地养兔的行业标准。日常为附近的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,到了兔子人工授精周期,需要的劳动力更多。

 

  如今,在杏树园村半山腰,远远就能望见一座座崭新的场棚,商州及周围县的养殖户经常来他们这里取经。在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,他们成立了养兔专业合作社。目前,兔肉深加工已列入规划。

 

  黄小兵说:“我们厂已经有了新的五年计划,我们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,在当地实现兔肉深加工,发展产业化养殖,建成宰杀、冷藏、熟食品加工产业链,以应对市场波动。除此之外,目前正在尝试产业孵化的方式,我们提供种兔、技术,由乡亲们养殖,养大后我们回购深加工,从而带动附近乡亲们也富起来。”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政策

推荐图文
推荐政策
点击排行